汉字,在方正之间
映照出华夏文明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
它,从何而来?
(资料图片)
是远古先民的不倦探索,还是圣贤先哲的灵光涌现?
历经世事变迁,它的精神如何薪火相传?
7月21日起,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推出《冷历史会说话第八季:有趣的汉字》,通过视频+音频+海报的呈现形式,邀您走进成都博物馆特展“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共同踏上一场“穿越”旅程,在历史长河中形态各异的“载体”里,感受汉字“变与不变”的独特魅力,在字里行间领略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
今天我们将要讲述的是曾流落废品收购站,这件国宝文物首次出差
一块看起来平平无奇、锈迹斑斑的铜板,首次出差参展竟吸引众人组团打卡拍照。它到底有啥独特魅力?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含秦率”100%的国家一级文物——秦始皇二十六年铜诏版,也可以叫它的小名“铜诏版”。
说起“铜诏版”的发现其实很有传奇色彩。1976年4月镇原县城关镇富坪村农民在修房子时挖出了一块铜片片,然后卖给了废品收购站。镇原县博物馆职工在废品收购站偶然发现了它,于是花了8毛钱买回来,上交给博物馆。1996年9月,国家文物局鉴定专家组专门来到镇原县博物馆,给这块貌不惊人的铜板验明真身,揭晓了它的身世之谜——与秦始皇有关!是国家一级文物,同时正式给它命名为“二十六年铜诏版”。
据专家考证,“铜诏版”是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文物实证。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为了巩固统一的国家政权,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其中一条就是颁布诏令统一度量衡。而在统一度量衡之前,秦始皇还以秦文字为基础,取六国文字之长,整理形成统一的官方字体——小篆,并依靠政治手段第一次统一了文字。而“铜诏版”就是来自2000多年前秦始皇颁布的诏书,上面刻的文字就是典型的秦小篆,内容是统一度量衡的诏令。
这块“铜诏版”上的40个小篆,笔画多为匀圆的线条,结构比较整齐,字体笔画引申拉长、圆润曲折,自有一番韵味!因此,“铜诏版”也是研究秦小篆的现存实物之一,它和现存的秦小篆实物代表作品《泰山刻石》有着相同的书法价值。
据了解,尽管目前我国出土的刻有秦始皇诏文遗物有铜椭量、铜权等,不仅数量多而且分布也广,但像这样把诏文刻在铜版上的形式在全国极为稀少。
7月21日起,《冷历史会说话第八季:有趣的汉字》开启,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客户端、喜马拉雅与您一起徜徉在汉字流变的历史长河,于字里行间,品读中国。
策划:楚彦 唐明 蒋娜
文字:卓灵
录音:李赵卓
设计:吴鉴桥
视频拍摄:俞文晶 杜佳佳
视频剪辑:杜佳佳
技术支持:郑羽
资料来源:成都日报、封面新闻、@庆阳文旅
原标题:【冷历史会说话Ⅷ有趣的汉字⑥】曾流落废品收购站,这件国宝文物首次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