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6月25日,在迎峰度夏之际,中国电建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成都院”)承担的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补电站、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水光互补一期项目——柯拉光伏电站投产发电,首次将水光互补运行提升到百万千瓦级别。

柯拉光伏项目航拍一角。张峰 摄

柯拉项目是雅砻江流域清洁能源基地“十四五”时期首个开工建设的水光互补电站,装机100万千瓦,共分5个标段同时建设。成都院负责三分之一项目的勘测、设计、采购、施工、调试并网发电,并承担整个光伏电站的牵头工作。

项目地处位于雅江县西部柯拉乡境内,海拔4000米至4600米,场址面积约1600万平方米,相当于2000个标准足球场。据项目经理李涛介绍,成都院承建的是海拔最高、规模最大、面积最大、地形最复杂的标段,其中地块占比为92%、桩种类占比75%、支架种类占比83%,遇到的挑战也是最大的。

柯拉建设者现场检查。张峰 摄  成都院2016年开始承担柯拉项目规划,2021年启动可研设计,于2022年7月开工建设。项目所处海拔氧气含量比平原地区低50%,建设过程中,大风、暴雪、冰冻等极端天气频发,加上高寒缺氧、工期紧张,给工程建设带来严峻考验。此外,昼夜温差大造成土壤反复冻融,形成“冻豆腐”一样的结构,需要在半米深的冻土层打入基础桩。项目部成立攻坚队,创新开展“引孔-静压-回填”工法,将原本疏松的“冻豆腐”夯实稳固。  李涛说,面对各种难题挑战,团队发挥成都院建设的世界最高海拔风电场等众多高海拔项目经验,在创新的基础上加强管理,与各参建单位一道,使得柯拉创造了大型光伏项目在超高海拔地区冬季连续大规模施工的先例。

成都院负责人张世殊介绍,聚焦服务“双碳”建新功为目标,高质量建设好这项世界级工程,助推新能源事业长足发展。柯拉电站建成后,每年发出的电量可节约标准煤超6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60万吨,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优化国家能源结构,助力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柯拉光伏项目升压站。邱云 摄  另外,柯拉通过“光伏+基础设施”“光伏+就业”“光伏+旅游”等一系列措施,带动民族地区农牧、旅游、交通等产业发展,产生“光伏+N”的效益。成都院在建设中尽可能多的雇佣当地人员。边巴次仁很高兴,“以前,放牧和外出务工是主要收入来源,如今在家门口工作,获得收入的同时还学会了技术本领。”

项目设计总工程师吴迪解释,由于光伏发电具有不稳定性、波动性、间歇性,给电网安全带来一定影响。为了让它“稳定”下来,水光互补是很好的方案。柯拉发出的电,将接入成都院设计的两河口水电站,再“打捆”接入电网。

柯拉光伏项目一角。邱云 摄  成都院董事长黄河表示,该院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发挥能源建设优势,打造绿色高质“标杆工程”,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成都院力量。(邱云、张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