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伺服电机、多极辐射磁环、填补国内空白的热压黏接磁粉等近百项成果实现产业化;稀土釉陶瓷,陶瓷性能更优;稀土催化剂,烟气净化更彻底。……近年来,在持续高强度的科技经费投入下,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在稀土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涌现诸多新成果。

紧抓主体培育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不断提升自主创新水平

5月17日,在包头市金蒙汇磁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蒙汇磁)生产车间,两台大型烧结设备和检测设备吸引了笔者驻足观看。因产品转型升级需求,金蒙汇磁新引进了4台烧结炉和2台检测设备,用于提高电声稀土永磁钕铁硼性能,增加产品的稳定性。

“我们目前拥有能满足电声稀土永磁磁体生产中各个环节检测需求的实验设备,为生产高质量产品奠定坚实基础。”金蒙汇磁技术副总王强说,随着金蒙汇磁不断加大创新研发投入,金蒙汇磁实验室研发团队人数增至74人,其中5人具有高级职称,同时,该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包头稀土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其产品在稀土磁性材料领域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声誉,客户稳定,订单量逐年稳定增加,产品市场占有率实现大幅提升。

政府真的投、企业舍得投、金融资本跟进投,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有效地促进了各层面自主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研发投入跨越式增长的背后,政府科技投入的刚性增长功不可没。

包头稀土高新区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计划,瞄准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稀土产业等产业重点发力,紧密围绕4条产业链,大力培育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支持企业创建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市级以上研发平台,梳理扩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重点培育扶持创新型、科技型、高成长型和战略新兴产业企业,推动一批成长性好的企业“小升规”,截至2022年底,包头稀土高新区内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6家,占包头市的48.5%;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共133家,占包头市总数的54.7%;包头市级科技“小巨人”企业共11家,占包头市的84.6%,均位居包头市第一、内蒙古自治区领先水平。

紧抓质量带动

完善科技研发投入生态

将钕铁硼原料注炉熔炼,通过烧结、压制等工序,加工成钕铁硼毛坯,再经过切片、电镀,做成各类电机用磁组件……包头中鑫安泰磁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鑫安泰)生产的单一高纯稀土金属及稀土合金、核磁共振用磁钢、新能源汽车电机用磁钢、高丰度钕铁硼磁钢等高中低性能永磁产品,质量性能可靠、稳定,深受国内外市场青睐。

据悉,中鑫安泰拥有一支技术力量雄厚,专业配置齐全,年龄结构合理的研发团队,每年会针对企业自身生产需求开展5~6项研发创新项目。目前,该公司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通过科技攻关并充分依托包头稀土资源优势,研发出了低成本高品质的高丰度稀土永磁科学技术。该技术在磁性能指标、磁体低失重、耐腐蚀等技术指标方面都有显著提高。“目前稀土金属产能位居自治区稀土民营企业前三甲。”中鑫安泰副总经理郭新杰说。

研发投入“向前看”,科技创新“齐步走”。

“科技创新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壮大经济新动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推动全社会R&D投入,带动市场和社会资本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成为创新活力更加澎湃、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的有力保障。”包头稀土高新区科技创新局王黎丽说。

基于此,包头稀土高新区开展富有特色的“三个一”行动。即树立“一面旗”,年初明确研发投入强度目标任务;拧成“一股绳”,细化分解指标至区属各相关单位,推动包头稀土高新区研发费用投入量和质的逐年提升;织就“一张网”,精深挖掘、精心培育、精确指导、精准服务区内企业做好研发费用归集和统计上报。

2022年,包头稀土高新区上报研发的投入费用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19.30%,存量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占比达到64.44%,新增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占比达到81.25%,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下一步,包头稀土高新区将继续强化企业创新支撑和科技人才支撑,既要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有效提高人才的贡献度,又要让各类要素资源深度融合、相互推动、多方共赢。

推荐内容